猕猴桃第一次膨大是用平衡肥还是用高钾肥?这个阶段一般指花后坐果到果实迅速膨大的初期阶段,更推荐使用平衡肥,而不是高钾肥,确保氮磷钾均衡供应,满足果实细胞分裂/膨大、新梢生长、叶片发育和根系扩展的全面需求,为后期膨大和品质奠定基础。施肥方式以少量多次(如随水冲施或滴灌)效果更佳。
猕猴桃第一次膨大期果实细胞仍在进行分裂和初步扩大,同时新梢、叶片也在旺盛生长,氮是合成蛋白质、叶绿素、核酸的关键元素;磷还有助于促进根系生长,增强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;钾对果实膨大和品质提升有基础作用,但在这个阶段,其需求量相对后期(第二次膨大期和成熟期)要低一些。
过早使用高钾肥,虽然钾含量高,但氮和磷的比例相对较低。这可能导致:新梢生长停滞,叶片变小变薄,光合能力下降,影响细胞分裂的效率和根系活力,限制果实基础细胞数量的形成和养分的吸收能力。
猕猴桃果实膨大通常有两个高峰期。第一次膨大期主要是细胞体积的初步快速增大和少量细胞分裂,此期果实含水量高,干物质积累相对较少。此时需要的是支撑整体快速生长的均衡营养。
第二次膨大期(通常在果实成熟前1-2个月) 是果实干物质(淀粉、糖分等)快速积累的关键时期。此时,钾的需求量急剧上升,成为主导元素,因为钾对于光合产物(糖分)向果实运输和转化至关重要。高钾肥的应用应主要集中在这个阶段。
总结:第一次膨大期要“打基础”(靠平衡肥),第二次膨大期要“促品质”(靠高钾肥)。 在第一次膨大期就使用高钾肥是本末倒置,忽略了此阶段树体和果实对氮磷的迫切需求,可能导致树势衰弱,最终反而影响膨大效果和整体产量。